出售时间片不可能规模化 #
对二十一世纪来说最宝贵的是人才,但对一人企业来说,最宝贵的却是时间。最稀缺的就是最宝贵的。正如本专栏前文中所述的,对于只有一个全职员工的企业,即使我们每天工作10小时,一周也只有50个工时。如果是以Side Project的方式来做,可用工时会更少。
实现平台的日薪
在程序员灵活用工平台shixian.com上,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厂的员工兼职日薪约为1000~1500,我们按1500/8小时计算,一人企业如果单纯售卖时间片,其收入上限为 (1500/8)504 = 37500。也就不到4万块钱。注意这是上限,而且你需要每天工作10小时。即使你通过海外平台接单,我们假设收入翻一倍,却依然可以得出结论:出售时间片不可能规模化。
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不依赖于时间片就能挣钱的方式。
资产和被动收入 #
《穷爸爸富爸爸》
在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中,罗伯特·清崎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:富人不为钱工作。要想规模化财富,就要让钱为你工作。解决办法也很简单,就是不断持有资产。
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中对资产的定义
书中对资产的定义是:「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」。换言之,如果某样东西能在你不工作的时候为你带来持续的收入,那么它就可以被认为是资产。本专栏将沿用这个定义。
让资产为你工作
让我们来梳理下逻辑,因为「出售时间片不能规模化」,所以我们「需要一种不受时间片限制的、增加收入的方式」,而「能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」正是解决之道。
那么,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,如何才能获得能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呢?
如何获得资产 #
资产可以「把钱放进你的口袋」,这可是会下金蛋的鸡,当然是人人都想要了。既然人人想要,就难以轻易获得了。
如何获得资产
总体上来说,获得资产的方式无非两种:富则投资收购、穷则自己创造。
富则投资收购 #
如果你手上钱比较多(这种情况比较少),那么可以通过投资或收购的方式来获得资产。这将帮我们跨过试错环节,直接去收购那些已经被市场认可,开始有不错的MRR(每月周期性收入)的资产。
indiemaker.co
收购Side project #
例如,在Indie Maker这个网站上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程序员会销售他们的Side project。
已经产生MRR的项目
其中一些已经有不错的MRR了。比如这个以18,700美金出售的项目,周期新月收入已经达到了2,000美元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,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。
但是,在考虑价格时,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网站标注的MRR可能是临时性的。它也许不是虚假的,但可能是临时的。比如说,某些和流行热点相关的项目,可以在大火时获得很高的MRR,但之后可能是断崖式的下跌。而网站展示给我们的可能正好是某个高点时的数据。
另一方面,购买程序类资产时不应忽视后续的开发和维护成本。需求是会变动的、程序也不可能没有Bug。购买项目后,无论是维护还是定制开发都还需要雇佣程序员。这些都是成本,需要考虑进去。
收购其他资产 #
除了软件和SaaS产品之外,我们还可以考虑购买其他类型的资产。如网站、版权、房产、股份、账号以及一些自媒体平台。这会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。
但是,在购买这些资产时,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这些已经产生月收入的资产的持有者想要出售它们?交易始终是围绕价值进行的,没有人是傻子。想明白出售背后的原因,才不容易买到有坑的资产。一个已经产生稳定MRR的资产,通常不会低价出售。出售者可能有他们的原因(例如需要现金),捡漏是存在的,但不常见。
所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的资产,必须在我们这里要能发挥出比它在原主手里更大的效果,挣到更多的钱才算是好的交易。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协同效应。资产并不是孤立的,它可以和我们拥有的其他资产形成协同效应。比如我们如果拥有一个每天上万独立用户的垂直论坛,这时候收购一个在同一个群体上已经证明能产生MRR的APP,直接对接上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现金流。
考虑到收购本身的沟通成本、收购之后的维护成本以及风险,以及一人企业自身的有限资源,我通常认为只有能实现1+1>10的资产才是值得购买的。否则自己创造可能更划算。
另外,如果想要投资股票,那就完全是另一个领域了,有很多专家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,不在本专栏的讨论范围之内。
穷则自行创造 #
数字商品创作 #
数字商品创作的种类
许多人可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,由于自己不会编程,因此无法创造任何东西。这种观念在十年前是较为主流的。然而,随着公众号、网红文化和直播的兴起,人们开始意识到即使不精通技术,也能进行创造出极具价值的资产。
数字商品的创作,如网络小说、在线课程、电子书、付费社群以及电子邮件列表,都是可行的路径。最新的,还有由OpenAI开放的、自定义GPT商店 GPT Store ,很多人都觉得它的潜力堪比Apple的App Store。
当然,不同类型创作的投入产出比和风险是不同的,比如网络小说虽然一旦成功收益颇高,但要想在2200万网文作者中脱颖而出也是非常困难的。这就涉及到资产的评分,这个我们放到后边讲。
通过NoCode创造互联网应用 #
NoCode创作实例
并不是说不懂技术,就只能局限于前边我们提到的数字商品创造。这些年,NoCode软件已经逐渐成熟。所谓NoCode指的是将一系列可用于构建互联网应用的组件,通过拖拽、设置等方式,在完全不编码的前提下,实现业务逻辑,创建出一个功能完备的互联网应用。
在国外,NoCode已经颇为流行,不但出现这个领域的几大巨头SaaS,还有大量基于NoCode盈利的生态和案例。以下是我摘录的例子:
- Art West:通过NoCodeDevs,每月重复收入达到10万美元。
- Katt Risen:通过No-Code Exits网站,10个月内赚取12万美元。
- Marie Martens 和 Filip Minev:通过Tally,MRR增长到60万美元。
- Alex Rainey:通过My AskAI聊天机器人构建器,预售赚取5万美元,六个月内MRR增长到18万美元。
- Joe Speiser:在200美元的No-Code技术栈上运行了一个100万美元的创业公司。
- Flexiple:使用每月成本仅100美元的No-Code工具,ARR增长到300万美元。
- Justin Welsh:使用Carrd、Airtable、Zapier等工具,创立了一个500万美元的一人企业。
- Brett Williams:通过Memberstack、Trello和Webflow,将Designjoy增长到150万美元ARR和300万美元的销售额。
但在国内,也许是用户对产品细节要求更高,2C(面向消费者)领域里NoCode的流行程度并不高。但在2B(面向企业)领域,NoCode也已经在国内大量使用,毕竟内部管理系统主要看中的不是美观和特效。
另一方面,对于一人企业和创业公司,NoCode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。因为在主流创业方法论中,有一个用于验证市场需求和产品是否契合的步骤,需要构建最小可行性产品(MVP)。而 NoCode 正是这方面极为有效的工具,它允许我们快速搭建出70到80分的MVP来进行市场验证,甚至实现盈利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过程完全不需要技术人员支持。
而随着业务的发展,我们可以用所获得的资金来开发更高质量、细节更为精致的系统,以取代最初的MVP。
所以,不懂技术,也可以创建互联网应用。
开源+AI定制 #
通过GPT给WordPress写插件
除了使用第三方的NoCode平台,我们也可以通过开源项目自行搭建很多互联网应用。近些年开源蓬勃发展,方方面面都开源替代品。其中,作为最通用和最强大的,是有着六万多插件的WordPress。
绝大部分的通用功能和行业专用功能,都可以通过购买专门的WordPress插件来解决。最后一点定制需求,如果不是特别复杂,甚至GPT4都可以帮你写出来。如果现在写不出来,等几个月后再试试可能就可以了。
自学编程创造 #
当然,如果想要高效又完美的实现自己的需求,学习编程自行开发是最好的选择。现在,借助GPT等工具,学习编程变得更加容易和有趣,它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,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。因此,如果你曾经因为编程难度而放弃,现在是一个重新尝试的好时机。
如果你觉得学习编程细节过于繁琐,那么掌握其中的编程思想即可。因为不管是使用NoCode和Devin这种写码机器人,都需要理解代码背后对需求的实现逻辑。
资产的量化评估 #
既然资产是把钱放进我们口袋的东西,那是不是越多越好呢?理论上讲,当然是的。但是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也需要定时维护、也会随着市场和需求而变化,甚至可能从资产变成负债,持续消耗我们的财富。因此,我们需要对资产进行量化评估,抓大放小,把主要精力放到优质资产上。
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标准,它包含以下五个评估项:投入、产出、持续性、风险和门槛。
资产的量化评估
性价比 #
首先考虑的是投入,即获取这项资产所需的成本;其次是产出,也就是这项资产能够为我们带来多少收益。将投入和产出相加,我们就可以得出这项资产的性价比。性价比越好,越值得我们持有。
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但需要注意的隐形投入和边际成本。很多成本只有在运作起来时才会显化出来,因此需要还原场景仔细思考。另一些成本可以通过协作效应,将其作为边际成本,从而极大减少投入。
很多产出不大的资产,如果投入极低,也是可以操作的。
B站视频
比如我在B站上发布的这个视频《云服务器都99一年了,除了买来吃灰,你还能用来装这些免费云软件》——播放量达到了10万。这段视频是我两年前仅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制作完成的。
它的盈利方式很简单,即视频下方附有一条腾讯云的推荐链接,我当时并没有期望它能持续带来收入。不过后来的收益超过我的预期,累计下来有小几千。尽管这份收益绝对值看似不多,但考虑到这是被动收入,且我在这上面的投入仅是一个周末的时间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持续性 #
「被动收入」这个说法容易让人误解为我们持有资产以后,什么事都不需要做了,资产就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挣钱。但实际上,每次投入能带来的产出往往是随着时间递减的,因为市场会变化、需求会更新、潮流会轮回、设备会陈旧。我们必须再次投入,才能恢复其产出。持续性则描述了投入之后,可以持续带来收入的时间。
持续性高的资产
什么是持续性高的资产呢?举个例子,我手上有一项非常小的资产—— 七年前我编写的一本名为《程序员职业小白书》的小册。直到2024年今天,它每个月仍然为我带来收益。以2023年12月,它带来的收益为23.6元;而到了2024年2月,收益大约为70元。这些收益都是扣除税费后的净收入。因此,这可以说是一项持续性极佳的资产。
风险 #
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投入了就一定有回报,也可能背离我们的预期。这就是风险。风险往往和性价比密切相关,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。尤其是对低门槛的资产来说。比如前文提到的网文创作,因为进入门槛低,竞争异常激烈,所以风险也异常高。
并不是说高风险的资产一定就不能投入,而是说我们要合理搭配,靠低风险资产保温饱,用高风险资产求发展。
门槛 #
很多业务有其硬性门槛,门槛越高,意味着我们前期投入就越大。甚至有一些门槛加大投入也无法达到。不过门槛并非是绝对的,不同产品形态有不同的门槛,通过调整产品形式,我们也可以绕过某些门槛。另一方面,门槛也和杠杆相关,新杠杆领域进入的门槛往往会较低。
从以上五个方面对一个资产进行评分,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综合评分,并根据评分对资产进行管理。